傣歷
來源[僉達租車_昆明僉達商貿有限公司] 閱[1260]次 發布[2013/11/28 11:29:18] 所屬[新聞動態]
中國傣族的傳統歷法。傣語稱“祖臘薩哈”,意即“小歷”。是一種陰陽合歷。其起源可上溯至周秦之際,現行傣歷則始于明代以前。它的年長度為 365.25875日,月長度為29.530583日,以公元638年3月22日(唐貞觀十二年戊戌閏二月初二辛巳)為歷元,累計至1980年4月15日潑水節末一日滿 1342年。每年分冷、熱、雨3季,平年皆12月,月序由6月始,順序至5月止。單月為大月30天,雙月為小月29天,隔4~5年有一次8月大月。每月又分“月出”與“月下”兩個半月,望日(十五日)之后稱“月下一日”,順序數至晦日,并使用七曜(日、月及火、水、木、金、土五星)紀日的周日法。19年置 7個閏月,皆置閏于 9月,傣語稱閏年為“雙九月之年”。潑水節是送舊迎新的節日,末一日為新年,固定在傣歷6月6日至7月6日之間推移,具體日期根據太陽運行位置決定,與月相變化無關。傣歷中使用一種自建元以來逐日累計的紀元積日數。用來安排歷書和計算日月行星的運行位置,甚為方便。傣歷月份一般比漢族夏歷早3個月,置閏之年比夏歷早一年。由于采用平朔,“月出一日”(初一)不一定是日月合朔的日子,故與夏歷日序有時有一日之差。傣歷又吸收漢族夏歷中干支紀時的方法,將10天干和12地支相互搭配,得60個數首尾循環,用以紀年和紀日,用12地支紀月,并使用12屬相紀年歲。傣歷干支約于東漢時由漢地傳入,使用年代早于紀元紀時的方法。